速看!基金圈大地震:业绩基准集体“变脸”,韭菜要慌了?

author 阅读:86 2025-03-28 22:25:49 评论:0

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调整现象:窄基指数成新宠

业绩比较基准调整概况:从宽基到窄基

近期,基金公司纷纷调整旗下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,这一现象覆盖了固收类、权益类乃至FOF等多种基金类型。值得关注的是,调整的普遍趋势是从宽基指数转向窄基指数。例如,部分权益类基金将原先对标沪深300的成分调整为中证TMT产业主题指数,固收类基金则从中债综合指数调整为中债综合全价(1-3年)指数。

权益类基金:追逐科技成长,调整对标指数

年初以来,基金公司修改业绩比较基准的公告屡见不鲜,窄基指数成为新的选择。例如,建信信息产业股票基金将业绩比较基准从“85%×沪深300指数收益率+15%×中债总财富(总值)指数收益率”调整为“中证TMT产业主题指数收益率×85%+中债总财富(总值)指数收益率×15%”。

业内人士表示,对沪深300的跟踪意愿持续降低,科技股行情的火爆促使基金公司青睐成长股指数。投资科技股不仅符合基金经理的偏好,也顺应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,因此业绩比较基准需要随之调整。

广发稳健策略混合也将业绩比较基准从“沪深300指数收益率×60%+人民币计价的恒生综合指数收益率×15%+中证全债指数收益率×25%”变更为“中证红利指数收益率×60%+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收益率(使用估值汇率折算)×15%+中证全债指数收益率×25%”。 广发高股息优享混合、交银施罗德优选回报等基金也采取了类似策略,降低或去除了沪深300成分。Wind统计显示,权益类基金普遍对原业绩比较基准中的沪深300指数成分进行调整,转向窄基指数。

在全球降息周期背景下,科技成长股更具吸引力。若原比较基准缺乏科技题材,将影响基金经理的资产配置节奏。

固收类基金:偏爱短久期债券指数

与权益类基金不同,固收类产品的跟踪指数在久期上有所差别。越来越多的基金调整业绩比较基准,转向跟踪短久期债券的指数。

汇添富丰泰纯债将业绩比较基准从“中债综合全价(总值)指数收益率×80%+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(税后)×20%”变更为“中债综合财富(1-3年)指数收益率×80%+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(税后)×20%”。中欧预见稳健养老目标(FOF)则将业绩比较基准调整为“中证债券型基金指数收益率×80%+中证800指数收益率×15%+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(人民币)收益率×3%+中证商品期货成分指数收益率×2%”。

总体而言,债基比较基准也强调细分指数的聚焦,不再选用此前的大指数、宽基指数等。

业内观点:调整背后与影响

业绩比较基准反映了资产配置比例,与基金的投资策略和风格相关。对于调整幅度较大的产品,未来的投资范围可能发生变化。在资金尚未转松的背景下,部分地区短久期城投债收益率已出现倒挂现象。由于短久期债券具有较强的防御能力和较高的票息保护,不少基金的调整有其客观需求。

基金比较基准的调整由基金公司决定,但并不一定对投资者有明显帮助。业内人士认为,许多产品只需使用少数指数跟踪即可,化繁为简后,投资人也能更明确看懂业绩水平,关键在于收益表现。

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。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发表评论
搜索
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