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股七连阳:机构狂欢散户遭殃,猪周期暗藏收割,新能源是真突破还是PPT?
七连阳背后:是回光返照还是真复苏?
虚假繁荣:放量上涨的隐忧
昨天,沪指勉强录得七连阳,创业板指倒是精神抖擞地领涨。看到这“喜人”的成绩,我不禁要问一句:这是真金白银的复苏,还是饮鸩止渴的回光返照?成交额是上去了,万亿级别的成交量看着确实热闹。但别忘了,放量上涨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。这多出来的1267亿,有多少是散户被忽悠进场接盘?又有多少是游资短线炒作的推波助澜?板块轮动加速,今天黄金、机器人风光无限,明天可能就轮到银行、白酒跌入谷底。这种过山车式的行情,对普通投资者来说,无疑是一场噩梦。
机构晨会:看似利好,实则暗藏玄机
再来看看券商的晨会纪要,中金、华泰、中信,一个个分析得头头是道。但说实话,这些机构的报告,有多少是真正为散户着想?又有多少是带着屁股决定脑袋的立场?他们看似客观的分析,背后往往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。也许是为了配合某些资金的出货,也许是为了吸引散户进场抬轿。总之,对于这些机构的“利好”消息,咱们散户还是得多长个心眼,别被他们卖了还帮他们数钱。
人民币汇率的“韧性”:中金的算盘与真实的市场
降息?没那么简单!
中金公司跳出来说,人民币汇率有韧性,所以咱们有降息的空间。这话听着好像很有道理,但仔细一想,简直是扯淡。汇率的“韧性”从何而来?是出口强劲?还是外资涌入?恐怕都不是吧。现在的汇率,更多的是靠着外汇管制和央行的干预硬撑着。在这种情况下,强行降息,只会进一步削弱人民币的信用,加速资本外流。
中金还算了一笔账,说降息10个bp能节省2654亿元的利息费用。呵呵,这笔账算得真精明。但他们怎么不算算降息可能带来的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?老百姓的钱是省下来了,但物价上涨的速度更快,那点利息根本不够花的。至于刺激消费,更是想当然。现在老百姓缺的不是那点利息,而是对未来的信心。房价高企,医疗教育成本压得喘不过气,谁还敢放开手脚消费?降息,说白了就是饮鸩止渴,短期内可能有点效果,长期来看,只会让经济更加虚弱。
华泰的猪周期理论:一场关于韭菜的豪赌?
能繁母猪:一个比天气预报还难预测的指标
华泰证券又开始炒作猪周期了,把能繁母猪的数量搬出来,一会儿说环比下降,一会儿又说还在增加,搞得像天气预报一样,今天晴转多云,明天阴有阵雨。说实话,这个能繁母猪的指标,真的有那么重要吗?它能准确预测猪价的未来走势吗?我看未必。影响猪价的因素太多了,疫情、政策、饲料成本,甚至养殖户的心情,都能左右猪价的波动。拿着一个不靠谱的指标,就想预测猪价的未来,简直是痴人说梦。
猪价下跌是必然?别忘了市场的操纵者
华泰还说,猪价短期内可能受二育影响出现超预期波动,但长期下跌趋势不变。这话听起来很客观,但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恶意。猪价下跌,谁最高兴?当然是那些大型养殖企业和屠宰企业。他们可以通过压低收购价,赚取更大的利润。而那些散户养殖户呢?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血汗钱付诸东流。所谓的猪周期,不过是资本操纵市场,收割散户的工具罢了。
猪企盈利:镜花水月,一场空欢喜
现在自繁自养生猪还有50元左右的头均盈利?别逗了!这点盈利够干什么的?够交水电费吗?够买饲料吗?更别提还要承担疫情风险和环保压力。对于散户来说,这点盈利简直是杯水车薪,根本无法维持生计。而那些大型养殖企业呢?他们可以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势,降低成本,提高盈利能力。但他们真的会把利润分给散户吗?当然不会!他们只会把利润装进自己的腰包,然后继续扩大规模,挤压散户的生存空间。所以,对于散户来说,所谓的猪企盈利,不过是镜花水月,一场空欢喜罢了。期待猪价跌至行业亏损区间后的产能去化正式启动?我看,到时候倒霉的还是散户!
宁德时代的新能源迷局:创新还是炒作?
快充与钠电:美好的愿景与残酷的现实
宁德时代又开了一场“超级科技日”,发布了二代神行、二代钠电、骁遥双核等等一堆新产品。听起来高大上,什么12C快充、极寒环境下的良好性能,恨不得把所有美好的词汇都堆砌上去。但冷静下来想想,这些技术真的成熟了吗?真的能大规模应用吗?
快充,听起来很诱人,但电池的安全性呢?散热问题呢?充电桩的普及程度呢?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难题。钠电池,成本低廉,但能量密度呢?循环寿命呢?能否取代锂电池,还是个未知数。宁德时代发布这些新产品,更多的恐怕还是为了吸引眼球,拉抬股价,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。
负极材料的新空间?别高兴得太早!
中信证券跳出来说,宁德时代的新产品将打开负极材料的新空间。石墨负极、硬碳负极,仿佛一下子成了香饽饽。但事实真的如此吗?
首先,这些新材料的性能到底如何,还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。其次,就算这些新材料真的性能优异,宁德时代也未必会全部采用。他们可能会选择其他的供应商,或者自己研发生产。最后,就算宁德时代真的大量采用这些新材料,相关的产业链也未必能充分受益。因为宁德时代拥有强大的议价能力,他们可能会压低供应商的价格,把利润都留给自己。
自生成负极技术:一场关于未来的豪赌,还是又一次PPT忽悠?
宁德时代发布的骁遥双核电池,应用了自生成负极技术,听起来更加科幻。金属直接沉积在负极的集流体上,简直像是魔法一样。但这种技术真的能实现吗?成本呢?可靠性呢?会不会引发新的安全问题?
自生成负极技术,无疑是一场关于未来的豪赌。如果成功了,宁德时代将彻底颠覆电池行业,成为真正的霸主。但如果失败了,宁德时代可能会因此付出巨大的代价。更可怕的是,如果这种技术根本就是一个骗局,只是为了忽悠投资者,那么宁德时代将会面临巨大的信任危机。对于这种过于超前的技术,我们还是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,不要被华丽的PPT和美好的愿景所迷惑。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